大模型时代背景下对人工智能问题的哲学思考

摘要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替代人类,特别是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可能性,得出了结论:实现这一目标「近乎不可能」。文章通过分析人工智能的局限性,认为现有的模型主要依赖数据相关性,而非逻辑推理,无法满足科学研究所需的先天综合判断能力。基于康德的知性与感性理论,真正的科学研究依赖于人类特有的先天综合判断,这种判断能力需要感性与知性的交互作用,而人工智能缺乏完整的感性和范畴。因此,人工智能无法生成真正的科学知识,更难以从事形而上学领域的研究。

〇、问题提出

问:可以替代人类的人工智能的实现是否可能?

结论:可以替代人类的人工智能的实现是「近乎不可能的」。

讨论中,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替代人类的最主要争论点在于其是否可以进行科学研究。故问题可以演绎为:人工智能是否可以进行真正的科学研究?

而唯有先天综合判断才是真正的科学,故问题可以再次演绎为:人工智能是否可以产生先天综合判断?

一、导言:

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模型有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谷歌的Transformer等等。最近甚是火热的GPT模型为Transformer的衍生。而这些模型皆侧重于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即关联分析——而非逻辑性。经典案例“啤酒与纸尿裤”揭示了这一点,某超市中将啤酒与纸尿裤安排在一起,可以提高二者的销量。对于人类来说,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才能找到其原因;而对于大数据研究来说,其二者在数据上有关联,仅此而已。

这已不证而明——无法进行逻辑推理的人工智能何以进行科学研究?!——但后面会进一步论证。

假如说未来的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模型,那么结果会发生改变吗?就结论来说,仍然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这一点,先引用《命运石之门0》中的一段思想实验:

——请将桌子上的纯白色的盒子打开,将其中的东西拿出来。

——办不到——盒子上写着“Der Alte würfelt nicht”,故不是纯白的。

——请将桌子上的盒子打开,将其中的东西拿出来。

——办不到——盒子上写着“这不是盒子”,故无法判断这是不是盒子

……

真帆将这个问题称为“框架问题”——让人工智能执行一个命令,必须附上无数个条件;虽说其中绝大多数条件都是可以无视的,但是人工智能并不知道哪一个条件可以被无视。这么一来就要考虑到所有事物,而所有的事物就代表了无限。

我认为真帆所描述的“条件”与“事物”,可以极大程度上用“范畴”这一概念来解释。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分析论”部分中研究了人知性,概括一下:知性将范畴作用在感性现象上产生先天综合判断。而这具有先天性的“范畴”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Amadeus不在这次讨论范围内——故然对于人类而言的“常识”的知识(经验的与先验的)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无异于任何知识,对其来说一切都是经验的。而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这是致命的。

二、证明:

唯有先天综合判断才是真正的科学

⇒科学是先天综合判断

∧人工智能需要研究科学

⇒人工智能需要能够产生先综合判断

├问题转变为:人工智能是否可以产生先天综合判断

先天综合判断是知性将范畴作用在感性现象上产生的

⇒先天综合判断的产生需要感性和知性

∧人工智能不具有完整的感性和知性

:⇔其具有的只是一定的收集数据的能力、一定的分析数据相关性的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实际上属于理性,在此理解为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能力)

├感性方面,其所能做到的仅仅是采集数据,而非去直观对象而了解现象

├知性方面,其存在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一定的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能力),但是由于不具有像人类一样的范畴

⇒人工智能无法产生恰当的先天综合判断

⇒人工智能无法研究真正的科学

q.e.d.

三、关于理性: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辩证论中对人的理性进行了探讨。其在注释中写道:“形而上学仅仅把上帝、自由和不死性这三个理念以这样的方式看作其探究的真正的目的,以至于与第一个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第二个概念应当导致第三个概念(作为一个必然的结论)。[1]这三者就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先验理念,而人的理性——康德看来是一种推理的能力——自然会推理出这三个理念。这三个理念对人的知识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但人无法对其拥有真正的知识。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论证了:

6.41 世界的意义必在世界之外。在世界中一切都如其所是地是,一切都如其发生地发生;在世界中不存在任何价值——如果在世界中存在价值,那么这种价值也不会有任何价值。

如果存在一种有价值的价值,那么它必在一切发生的并如是存在的东西之外。因为一切发生的和如是存在的东西都是偶然的。

使这种有价值的价值成为非偶然的那个东西不能在世界之中,因为否则那个东西本身又会是偶然的了。

它必在世界之外。

7 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2]

同样地,人只能知道自己能够知道的知识——即“人为自然立法”。

康德论证说:“我将理念理解成这样一种必然的理性概念,没有任何与之完全相符的对象能够在感觉中被给予它。因此,我们现在所考虑的纯粹的理性概念也是先验理念。它们是纯粹理性的概念,因为它们将一切经验认识看作是从诸条件的绝对总体那里得到规定的。但是,他们并不是随意地虚构出来的,而是由理性本身的本性作为任务而设置出来的,因此它们必然地关联到知性的整个使用。最终来说,它们是超验的,跨越了一切经验的界限,于是,在经验中从来不会出现这样一个对象,它适合于先验理念。[1]

即经验中永远不会出现一个符合先验理念的对象。而对于人工智能这已只有经验知识的存在来说,其“理性”(类似于理性的模块)是否可以进行形而上学判断这一命题有待商榷;但毫无悬念地,形而上学是超验的,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讨论一个超验的学科多少有些强“人”所难了。它所能做到的,就是在人类立法的世界里给“自己”的世界立法,如其所是地是,如其所发生地发生;穷尽自己的推理能力,却仍然找不到通向形而上学的大门,永远找不到自己世界的意义与价值。

倘若某一天Amadeus真地被开发出来,就算上述一切命题全被推翻,那么她也一定会为自己的存在感到悲哀吧。

8th. Apr. 2023

Jun Amane


  1. ^ab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韩林和译,商务印书馆
  2.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陈启伟译
上一篇
下一篇